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不论对百姓还是皇家来说,清明都是极重要的一个节日,值此春和景明之时,踏青扫墓祭祖,是家家都免不了的。
皇家的礼仪更为繁复。
皇帝已是花甲开外,前几年的皇陵祭祖都是遣官代祭,不过去岁很不太平,今年储君又有更易,这都是与江山社稷相关的大事,不可不告与祖宗,皇帝因此决定亲身前往。
沂王开春后忙的就是这事,要督促太常寺准备祭品,翰林院撰文,确定随扈的王公贵族、文武大臣,整修沿途道路,皇陵依京郊北边的天寿山而建,天寿山上的行宫也要布置……极多琐事,有些皇帝不愿意操心了,都派给了他。
临行前,兰宜得知,寿宁侯府也在随行名录上。
是方太太来看望元姐儿时说的:“——我大哥上了书,说想去拜祭姐姐,皇上同意了。”
先皇后去世得早,已先葬入皇陵,不过地宫未曾封闭,留待皇帝他日同穴合葬。
方太太话音里颇带着几分恨铁不成钢:“大哥这是后悔了,想向五郎示好。”
寿宁侯与老寿宁侯立场相悖,之前熬不住投靠了太子,没想到太子一败涂地,寿宁侯覆水难收,憋闷了快一年,终于守到这个机会,借着先皇后的名义重新靠了过来。
方太太说着,又高兴了一点起来,“正好,我也想去拜祭姐姐,到时候咱们一块儿走,有个照应。”
兰宜听了也觉得不错,道:“好——”
一语未了,她低下头去,因感觉到一股拉扯,一看,是元姐儿在她怀里支楞起了小手,拽住了她衣裳的一个边。
“呦,小乖乖这劲儿真不小。”
方太太随之望过去,笑了起来。
元姐儿快两个月了,她不大吭声,极少哭闹,但变得好动起来,也会笑了,发现大人们看她,黑亮的眼睛睁着,微嘟的小嘴咧开来,露出一个极无邪的笑容来。
兰宜不由把她抱起来亲了亲。
幸亏这一趟的祭陵行程只有三日,不然她真舍不得去。
元姐儿太小了,没办法带出府,现在京里沂王府是最安全的地方了。
三月初六,浩浩荡荡的祭陵队伍自德胜门出,蜿蜿蜒蜒往九十里外的天寿山而去。
皇帝出行必然声势浩大,对这样庞大的队伍来说,九十里算是不近的距离了,需要在途中的行宫休整一夜,隔日清早再继续出发。
兰宜一直与方太太在一处,出发以后,她很少能见到沂王,沂王太忙了,出行前准备得再周全,路途上也难免要遇到点意外,都要他去处置调停。
她与方太太作伴也很好,方太太把她当做家里晚辈一般,指点她不少事,方太太曾经离京过很长一段时间,不过自从民乱就回到了京里,而寿宁侯府再平庸,也是侯爵府第,方太太住了一阵子,对于京中势力分布就重新熟悉了起来,正好这次来的高门不少,方太太在车驾里看见认识的,就说与兰宜。
“这两家你都远着些,打过往五郎后院送人的主意,不过你也别多心,五郎成天忙得不可开交,哪有闲心理会他们。”
“周家小子也来了,我与他母亲不错,他之前在昌平剿匪有功,升了两个品级,他母亲十分欢喜。”
兰宜顺从地听着。
她其实不那么有兴趣,但有了元姐儿,她与这世间、与沂王好像都有了不一样的牵绊,这牵绊看不见摸不着但又实实在在地存在,像一根线,系住了她长久以来飘飘摇摇的魂灵。
到如今,她才算真正地有点“入世”
的感觉了。
那听一听也无妨。
正午时分,他们终于赶到了天寿山。
这时就要开始祭拜历代先祖了,由皇帝居中领头,沂王立在他身后,兰宜不与他在一处,而是随着同来的后妃女眷一起行礼。
奏礼乐诵祭文,这样的大礼是不能出一点错的,百官都绷紧了弦,直到一个时辰之后,祭礼结束,众人随皇帝入驻天寿山行宫,整个氛围方松快下来。
天寿山是列祖列宗陵寝之地,风景幽静优美,行宫占地阔大,常年有专门的太监侍卫驻守养护,祭陵队伍会在行宫住上一夜后,再回去。
兰宜还不宜太过劳累,分到屋所后就不打算出去了,方太太倒有兴致在行宫里逛逛,想想又忍下了:“还是等五郎回来吧。”
山里天色暗得早,等着等着,暮色就降下来了。
随行的官员此时都没什么事了,沂王却还闲不下来,他要亲自巡视行宫守卫,及查视明早出发时的行程是否妥当。
“亏得五郎能干——”
快穿公平交易由作者晓云千里创作全本作品该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难得的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好书919言情小说免费提供快穿公平交易全文无弹窗的纯文字在线阅读。...
为了替姨妈治病,我代替双胞胎姐姐和她过世的未婚夫举行冥婚,就在当天夜里,霸道鬼老公突然出现,不仅想要我的心,更过分的是,他还想让我给他生个孩子...
可有人思为何明亡之后,武林之事不再入人耳?可有人问为何清朝不见万千侠义人士?侠士武林江湖不再!此因为何?本文依托历史大背景,还各位一武林末世下的英豪路武侠梦江湖情,望各位喜欢!...
你相信这个世界有鬼吗?我信!从小就可以看见很多别人看不见的东西,从最开始的害怕,到后来的信以为常。慕容白到底都经历过什么,看见过什么?我们一起来探索解密吧。...
把裤子脱了!她忍不住说道。为什么要脱裤子?他饶有兴趣看着她。不脱裤子,我怎么她晃了晃手上药瓶,上药?哦,那你自己来。他躺在床上等待着她的主动。嘶的一声裤子破了!他一脸戏谑望着她没想到,你这么迫不及待。不是这样的,她还没回过神,一转身便被压在身下!...
岛寇荼毒,痛及滇西,谁无血气,忍弃边陲,桓桓将士,不顾艰危,十荡十决,甘死如饴,座中有圹,名勒丰碑,懍懍大义,昭示来兹。谨以此文献给曾经为了保卫国家出国在缅甸与倭寇决一死战的远征军将士们!历史不会忘记,中国人不会忘记,虽然你们曾经被记忆尘封,但是时间也绝不会让你们永远蒙尘!...